实验力学

革新次实验 

来源:实验力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石油]

532次实验,5本厚厚的原始记录,发明可溶性阳极快速刷镀技术,荣获全国发明银牌奖……全国总工会“技术革新能手”、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江汉油田退休工程师董乐山为石油人树立起榜样。

一个念头

董乐山,今年69岁。退休前在江汉油田运输公司汽车大修厂工作,先后从事汽车修理工、技术员、技师、工程师,后为江汉油田凯达实业总公司凯乐刷镀厂厂长。

70年代初期,董乐山在大修厂搪磨班担任气门工。他所在的大修厂设备非常简陋,什么都需要人力搬运。一天,师傅让他帮忙抬汽车发动机缸体,100多公斤重的铁家伙,都是靠人力抬上抬下,费时又费力。

为什么不能自制一台起吊设备呢?董乐山决定要搞技术革新!

他找来当时所能找到的机械设计手册等技术书籍,苦苦琢磨,几乎每个晚上和星期天他都独自一人来到工房,仔细测量、计算,反反复复修改设计,他的全部设计没有一张图纸,所有的结构尺寸都装在脑子里。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他终于制成了“移动式缸体小吊”。

成功的喜悦让他一发不可收拾。1970年以来,他学习了100多本专业书籍,自学了高中、大学相关教材,自行设计革新各类专用设备、专用机具200多件、改进修复工艺100多项。

一股钻劲

1978年,为完善厂里的修复作业,董乐山提出了制作多用立式镗床的设想。内行人都清楚,一台多功能机床的整体设计、制作、装配和调式难度很大。他当时像着了魔似地设计方案,连走路、吃饭都在琢磨推敲。

一天上午,他躲在工房的小隔间里,解决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全神贯注地画草图,算了改,改了算。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突然被一阵广播声吓一跳。以为该下班了,想着吃完饭再来干吧。他匆匆走出工房,刚出大门,就感到不对劲了,怎么大家都往工房里走呢?这时,他才意识到已是下午上班时间了。

当时,董乐山没日没夜地翻阅资料学习,共绘制出250张零件加工图。整个设计经技术部门审定后,他和同志们一起加工、组装1000多个零部件,除电机和轴承外,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制作出来。短短半年时间,这台能钻、镗、铰、铣的多用设备就调试投产了,成为当时修复作业线的一台主机。

一种精神

1984年,大修厂为增加修复手段和项目,引进了刷镀新技术。这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新技术,刚刚开始由军用转入民用。

董乐山接受了引进任务,认真琢磨,用半年时间学习掌握了这门新技术,制作了刷镀专用机床,建立了整套工艺,很快投入生产。在此过程中,他发现石墨阳极既大又笨,使用范围受限,刷镀时又有“镀液疲乏”现象。

董乐山经过将近一年的摸索和思考,认定只要研制出合适的溶液配方,金属阳极完全可以再放光彩,替代石墨阳极。

溶液配方实验是极其枯燥而又极其严格的,他采用的办法是修改一次配方,进行一次刷镀实验,总结一次结果,填写一次记录。然后,和前次实验比较、研究,再进行下轮实验,如此不断循环。

经过532次实验,足足记载了5大本厚厚的原始记录,历时一年多时间,董乐山终于完成了任务。

这次技术革新成果丰硕,可溶性阳极快速刷镀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和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银奖,在石油系统普遍推广应用,董乐山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技术革新能手。

上一篇:我国启动年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实验
下一篇:没有了